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调查

本问卷旨在了解您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过程的相关情况,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、提高教学水平。本问卷采用匿名形式,问卷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,仅用于调研报告与学术研究,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。请确保问卷填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,忠心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与调查。

第一部分
*
1.请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环境,回答您与下列表述的符合程度。
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
(1)学校/学院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(如设备、技术、软件、教室)。
(1)学校/学院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(如设备、技术、软件、教室)。
(2)学校/学院的工作氛围(如沟通、合作)很好。
(2)学校/学院的工作氛围(如沟通、合作)很好。
(3)学校/学院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教师培训。
(3)学校/学院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教师培训。
(4)学校/学院在制定教学政策时重视教师的意见。
(4)学校/学院在制定教学政策时重视教师的意见。
(5)学校/学院实施的教师评价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学业绩。
(5)学校/学院实施的教师评价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学业绩。
(6)我有机会观摩其他同事的教学。
(6)我有机会观摩其他同事的教学。
(7)同事之间会分享教学经验。
(7)同事之间会分享教学经验。
(8)我对学校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感到满意。
(8)我对学校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感到满意。
(9)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感到满意。
(9)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感到满意。
(10)我对目前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感到满意。
(10)我对目前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感到满意。
*
2.请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,回答您与下列表述的符合程度。
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
(1)我给予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上及时的反馈。
(1)我给予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上及时的反馈。
(2)我给学生很多关于他们学习的反馈。
(2)我给学生很多关于他们学习的反馈。
(3)我经常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改进他们的学习。
(3)我经常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改进他们的学习。
(4)我给学生一些很好的想法来帮助他们完成作业。
(4)我给学生一些很好的想法来帮助他们完成作业。
(5)我给学生提供有助于他们学习的建设性反馈。
(5)我给学生提供有助于他们学习的建设性反馈。
(6)我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据此提供个性化的反馈。
(6)我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据此提供个性化的反馈。
*

3.您是否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?

非常了解
比较了解
不了解
*

4.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已引入人工智能技术?

经常使用
偶尔使用
从未使用
*

5.您认为人工智能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如何?

有很大帮助
能起到一定作用
作用甚微
*

6.您是否会支持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学习?

比较支持,会注重引导
可以支持,但也不会主动关注引导
不反对,用不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
不支持,认为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
*
7.您对“教育家精神”的了解程度:
非常了解
比较了解
一般
不太了解
完全不了解
*

8. 请根据以下描述,选择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。

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
(1)追求真理,勤于治学,致力于涵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。
(1)追求真理,勤于治学,致力于涵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。
(2)甘为人梯,关心学生成长,为学生发展架桥铺路。
(2)甘为人梯,关心学生成长,为学生发展架桥铺路。
(3)严于律己,锤炼品德修为,涵养高尚情操。
(3)严于律己,锤炼品德修为,涵养高尚情操。
(4)立志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高质量人才。
(4)立志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高质量人才。
(5)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,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(5)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,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(6)持之以恒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,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、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。
(6)持之以恒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,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、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。
(7)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(7)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(8)以学生为中心,实施启发式教学。
(8)以学生为中心,实施启发式教学。
(9)拥有家国天下的情怀,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。
(9)拥有家国天下的情怀,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。
(10)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积极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。
(10)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积极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。
(11)具备长期从教、终身从教的意愿,有志于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。
(11)具备长期从教、终身从教的意愿,有志于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。
(12)遵循人才成长规律,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需求。
(12)遵循人才成长规律,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需求。
*

9.请根据以下描述,选择最符合您观点的选项。

完全不认同不太认同一般比较认同非常认同
(1)每位高校教师都有成为“教育家”的可能。
(1)每位高校教师都有成为“教育家”的可能。
(2)每位高校教师都可以培育“教育家精神”。
(2)每位高校教师都可以培育“教育家精神”。
(3)我周围有很多具备“教育家精神”的教师。
(3)我周围有很多具备“教育家精神”的教师。
(4)我对培育“教育家精神”的愿望非常强烈。
(4)我对培育“教育家精神”的愿望非常强烈。
(5)我能自觉将“教育家精神”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。
(5)我能自觉将“教育家精神”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。
(6)有关“教育家精神”课程、活动能够激发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。
(6)有关“教育家精神”课程、活动能够激发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。
(7)这道题请选择不太认同。
(7)这道题请选择不太认同。
*
10.您所在学校组织开展的“教育家精神”培育活动有哪些类型:【多选题】
A.演讲比赛
B.表彰大会
C.知识竞赛
D.事迹展演
E.正式培训
F.参观考察
G.宣讲报告
H.观影活动
I.研讨会
J.支部党建活动
K.印发制度文件
L.印发宣传材料
M.主题征文
N.仪式教育
O.纳入考核与评价
P.其他(请注明)
*
11.请您对“教育家精神”培育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:(选出前5项)【请选择5项】
A.演讲比赛
B.表彰大会
C.知识竞赛
D.事迹展演
E.正式培训
F.参观考察
G.宣讲报告
H.观影活动
I.研讨会
J.支部党建活动
K.印发制度文件
L.印发宣传材料
M.主题征文
N.仪式教育
O.其他(请注明)
*
12. 对于培育“教育家精神”,您所在单位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?(请根据差距由大到小选出前5个,排序填在后边的框里)【请选择5项】
A.工作环境(如办公设施、物理环境等)
B.工作氛围(如沟通、合作等)
C.教师培养培训体系
D.重大科研平台和项目依托
E.榜样的引领示范
F.育人方法的科学指导
G.科学的考核评价
H.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
I.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
J.其他(请注明)
*

13.您对以下不同类型工作的投入时间分配(合计100%)。

教学
科研
行政事务
学生工作
社会服务
其他
*

14.您对自己岗位工作量的评价。

严重不足不足合适饱满超负荷
教学
教学
科研
科研
行政事务
行政事务
学生工作
学生工作
社会服务
社会服务
*
15.您认为目前培育“教育家精神”的活动或者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:【多选题】
A.形式单一
B.内容零散
C.内容陈旧
D.针对性不强
E.枯燥乏味
F.脱离教学实际
G.占用太多时间
H.其他
*
16.您认为影响教师能否成长为“教育家”的因素有哪些(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,排序填在后边的框里):【多选题】
A.成为“教育家”的信仰和追求
B.教师成长支持机制
C.教师考核评价制度
D.教师聘任、流动和退出等管理机制
E.学校配套保障服务
F.教师生存压力
G.弘扬“教育家精神”的文化氛围
H.引导教师成为“教育家”的政策支持
I.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
J.榜样的引领示范
K.其他(请注明)
*
17. 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助力弘扬和践行“教育家精神”?【多选题】
A.政策支持
B.制度保障
C.开展丰富的活动
D.开展专项培训
E.树立身边的典型
F.搭建多元展示平台
G.健全荣誉表彰体系
H.营造尊师重教氛围
I.融入教师评价体系
J.薪酬激励和福利保障
K.增强教师内驱力
L.其他(请注明)
*
18.您认为学校对教师成长和教学发展最有效的支持方式(有效性从高到低选出前5项,排序填在后边的框里)【请选择5项】
A.提供专业发展培训
B.鼓励参与学术研究
C.为教师之间的合作搭建平台
D.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
E.实施教学指导和反馈
F.建立新教师的传帮带导师制度
G.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
H.鼓励教师创新与实验
I.提供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
J.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
K.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
L.提高教师福利
M.缓解教师工作压力
N.其他(请注明)
*
19.关于“教育家精神”的培育路径、加强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,您还有什么意见建议(必答题,不少于5个字):
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
举报